隨著人們對疫病認識的不斷深化,夏、商、西周時期產生了我國疫病預防最早的思想。這些思想有很多保存在《周易》這部書中?!吨芤住芬载院拓硜碚疾泛拖笳髯匀缓蜕鐣兓募獌?,其卦辭和爻辭則是對占卜情況的記錄或總結,保留了古人對疫病預防思想認識的資料,這些資料大多是殷周時代人們真實思想的流露。
在《周易》中,一再提到在疫病未發生時,要確立預防疫病發生的思想在精神上做好準備?!兑捉洝ば柝浴返木湃侈o說:“需于泥,致寇至?!薄兑讉鳌方忉屨f“需者,飲食之道也”,“需于泥,天在外也,自我致寇。敬慎,不敗也”。因此在疫病未發生前,就應該充分意識到疫病的危害及嚴重性,做好預防疫病的心理準備。
《易經·乾卦》的九三爻辭說:“君子終日乾乾,夕惕苦厲(癘),無咎?!焙蟠蹂鲎髯r說:“九三,在不中之位,故終日乾乾,至于夕惕猶苦厲(癘)也。因時而惕,不失其機,雖危而勞,可以無咎?!辈恢兄?,指處于憂患之境、困難時期。王弼意謂處于困難時期,君子要自強不息,不要像見到疫病一樣害怕得不要命。如果時時警惕,艱苦奮斗,即使情況最后不很妙,但上天也不會歸咎下來的。反過來看,《周易》本意是說即使有了疫疾,君子也要帶頭進行防治,不要在疫疾面前心慌失措。中國古代就是在這樣的思想啟發下,樹立起了預防疾疫的思想,堅決了戰勝疾疫的信心,因而在防治疾疫的醫學理論和實踐上,發展很快。
為預防疫病發生,早在夏商時代的人們在個人衛生方面已十分注意,在甲骨卜辭中已有個人洗面、洗澡、洗手、洗腳的記錄。在安陽的殷王墓中,出土了壺、盂、勺、盤、銅洗等全套盥洗工具。注重個人衛生是預防疫病的主要措施。
秦漢時期的法律條令規定,官員每五天一休沐,即五天要洗一次澡。在《大戴禮記》中記載:“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?!碧m即佩蘭,又叫零陵香,散發香味,驅除細菌,清潔身體,有利于健康。秦漢還有“祓禊”,即消除不詳之祭。禊祭方式是熏香沐浴,《續漢書·禮儀志》云:“是月上巳,官民皆潔于東流水上,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灰為大潔?!蓖ㄟ^沐浴,搞好個人衛生,驅除疫病流傳的可能。
漢代的《論衡》說:“鼠涉飯中,捐而不食?!边@符合現代意義上的衛生要求?!督饏T要略》也告誡人們:“果子落地經宿蟲、蟻食之者,人大忌食之?!狈駝t會得瘧疾。夏代人已知鑿井而飲,相傳伯益作井,人們已注意飲水衛生,而如果飲用河水就很容易轉相傳染。
預防疫病,環境衛生是重要的一個方面。商周時期的人們已知在高亢之地建造房屋居住,因為住在向陽干燥地方有利于太陽光照,干凈消毒,限制了疫病病菌的傳播。在河南安陽發掘的商代遺址中,發現在平民住屋附近,已有地下排水管道,說明商代人民已注意到排除積水、污水。在甲骨卜辭中,已有在室內外打掃和除蟲的記載?!稘h書》載,漢武帝時,戾太子發兵與丞相軍戰于長安,“合戰五日,死者數萬人,血流入溝中”。顏師古注釋說:“溝,街衢之旁通水者也?!边@段記載表明,當時城市街道的兩旁開有通水的水溝。在考古發掘中,秦漢大中小型城市遺址之內普遍發現有下水道遺跡。下水管道多系陶制,逐節串連貫通,以供排泄污水之用。漢代已專門有裝人體排泄物的容器??装矅鵀闈h武帝掌過唾壺,即痰盂。在考古發掘中,我們已發現了漢代的瓦廁,即專門供方便的廁所?!吨芏Y》中講到周秦時期的宮內已經建立路廁,漢朝我國都市中普遍設立公共廁所,當時稱之“都廁”,從出土的漢代明器來看,設計已相當合理。這些環境衛生的處理技術和方法,方便了群眾生活,對疫病的防治所起作用重大。唐五代時政府專門有管理廁所衛生的官員,城市的衛生設施在世界文明史上處于領先的地位。
漢代在各大城市附近開造了大規模的人工湖泊,在第宅庭院中還散布著許多規模較小的水池。這些人工水面的存在,既提供了居民的部分用水,而且還可以起到改良局部氣候的良好作用,有利于預防疫癘的產生?!痘茨献印ゃ嵴撚枴氛f:“發狂的馬不能接觸木頭,瘋狗不能投于河中?!惫湃酥揽袢?、狂馬通過嚙咬而很容易使人感染,所以捕殺之后嚴禁食用。同時也知道不能將打死的狂犬扔入水中,因為扔入水中,病毒會污染水源,將疫病傳給更多的人?!逗鬂h書·禮儀志》云:“夏至日浚井改水,冬至日鉆燧改火,可去溫病?!彼葱l生是人們控制、減少疫病的關鍵,因而夏天時必須挖好井,保證一年四季有清潔澄凈的水飲用。
古人認為,許多傳染病是由塵埃中得來的,因此早在秦國時期對“棄灰于道者”要判處一定的刑罰。就是說,垃圾不能隨便拋撒到街道上,城市的垃圾須按政府的規定處理。為防止塵土飛揚,當時采用噴灑水的辦法來降低塵埃飛揚的密度,防止由塵埃傳染疾病的危險。為防止塵土飛揚,保持城市衛生,官府常常征發百姓清掃街道,并灑水于道,這對于凈化環境,改善衛生,具有相當的意義。
對疫病的預防還表現在藥物消毒方面?!断男≌酚涊d端陽時,“蓄藥以蠲除毒氣”,通過藥物,消除疫氣存在的可能。據云夢秦簡記載,秦國在凡外來賓客入城時,對其車上的衡軛要用火熏燎,以防馬身上未被消滅的寄生蟲等附著在衡軛和駕馬的皮帶上。用火熏燎的方法是歷史上延續最久的風俗之一。用這種方法除有防蟲害作用外,對一些細菌和病毒也有殺滅作用,帶有防疫性質。
(本文節選自《中國抗疫簡史》)
《中國抗疫簡史》
張劍光 著
新華出版社 2020年2月
ISBN:978-7-5166-5064-6
定價:39.80元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