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地緣沖突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,全球通脹風險抬頭,美聯儲開啟新一輪加息周期。多重因素疊加之下,資本市場環境錯綜復雜。
一季度市場持續調整,對于二季度市場買方機構有著怎樣的預期?哪些板塊具有投資機會?他們將如何調倉布局?對此,上海證券報近日做了一份“含金量”滿滿的調研,邀請頭部公私募基金公司參與2022年二季度投資展望問卷調查。
與此同時,記者還采訪了業內多家公私募基金的投研大咖,請他們為投資者指點迷津。
宏觀把脈:
穩增長政策實施有空間
近五成公私募基金經理認為,二季度中國經濟會面臨一定的壓力,但穩中向好的趨勢不變。要實現全年GDP增速5.5%左右的目標,六成受訪基金經理認為,穩增長政策需要進一步加碼。
受地緣沖突影響,我國輸入型通脹壓力在增加。四成受訪基金經理認為,二季度PPI同比存在上行壓力;近八成受訪基金經理認為,“豬周期”尚未見底,二季度CPI將保持溫和上行勢頭。
對于當前經濟形勢,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,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-2月份經濟數據遠超預期,顯示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取得顯著效果。
“3月社融數據強勢反彈遠超市場預期,反映出穩增長政策靠前發力取得效果,經濟預期有所改善?!蹦Ω康だA鑫基金稱。
星石投資表示,將2022年GDP增長目標定在5.5%左右,高于2021年四季度增速,這是自2012年以來經濟增幅趨勢性放緩大背景下首次逆勢向上制定目標,反映了中央對穩增長的堅定意志。前期產能過剩、地方債務、影子銀行、房地產等風險因素得到有效治理,客觀上為穩增長政策發力騰挪出空間。
市場問診:
估值風險釋放較為充分
2022年以來,A股市場連續調整,上證指數跌至3200點附近。對于當前A股整體估值水平,41%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基本合理,37%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結構性高估與結構性低估并存,18%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當前A股已被低估。
展望第二季度,近七成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A股會繼續震蕩磨底,23%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A股仍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。調查結果顯示,超過八成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,二季度市場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來自疫情對經濟增長的擾動。
源樂晟資產表示,拉長時間來看,市場終將跟隨企業的基本面演繹,快速增長的公司能夠不斷創造價值,一季度主要由一些外生變量來影響市場的情況不可能長期持續。二季度可以繼續在波動中積極尋找機會,布局那些估值風險充分釋放、性價比足夠高的優質成長股。
景順長城基金也表示,隨著投資者預期及情緒的企穩,市場將回歸正常的基本面投資。持續回調后,目前A股估值水平進入歷史偏低區域,已具備相當的吸引力,長期配置價值凸顯。
展望后市,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認為,A股市場短期內將維持震蕩走勢。長期來看,低估值的穩增長領域仍有階段性的配置價值。
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表示,隨著穩增長政策逐步見效,權益市場將兌現經濟復蘇預期,震蕩向上。
“滬深300指數的風險溢價已回到歷史相對高位,未來的隱含回報率比較可觀。站在目前的位置,我們比年初更加樂觀?!眳R豐晉信宏觀策略專家閔良超稱。
投資布局:
穩增長與困境反轉值得關注
對于二季度投資布局,頭部機構關注哪些投資機會?
調查數據顯示,近六成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二季度市場將由價值風格主導,三成的受訪基金經理認為市場風格會相對均衡。具體來看,半數受訪基金經理一致看好房地產板塊。此外,醫藥生物和鋼鐵也獲得了四成受訪基金經理的青睞。與此同時,超過六成的受訪基金經理表示,將維持權益倉位水平,但會對持倉結構進行一定的調整。
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表示,結構性方面,景氣向上的行業非常稀缺,選股難度較大?!拔覀儍A向于沿著穩增長的兩條脈絡‘地產基建+能源基建’來布局。我們看好地產行業的短期博弈性機會,中長期看好風光伏制造、電力運營行業,長期看好能源和糧食價格上臺階。和海外同業相比,國內化工行業出現了很多價差紅利。此外,一些不受宏觀景氣影響的行業如軍工也有一定的機會?!?/p>
景順長城關注三大投資方向:一是科技與能源板塊,部分高景氣的科技板塊在系統性殺估值后已先于大盤企穩,如光伏等。二是景氣賽道與核心資產。三是港股市場。
除了穩增長相關板塊,頭部機構二季度還關注優質行業龍頭“困境反轉”的投資機會。
淡水泉坦言,當前組合主要布局在優秀行業龍頭的“困境反轉”機會上。這類公司具有基本面和情緒面“雙低”的特征,股價向上的空間遠遠大于向下的空間?!霸诘耐堆薪涷炛?,很重要的一點是宏觀環境越復雜,越是要走進企業尋找微觀證據?!?/p>
丹羿投資也表示,目前更愿意儲備一些“落難王子”的機會,更多關注長期空間大、競爭格局好,短期因為疫情而被壓制的高端消費和服務,以及調整時間長、估值不貴的軟件類企業。對于前期預期較高、機構重配的部分新能源和半導體公司,則需要更多跟蹤基本面,等待分歧消除后擇機配置。
清和泉資本投資總監吳俊峰直言:“分析消費企業的最重要因素是消費場景,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很多企業的消費場景消失了,基本面受損。不過,這一擾動因素未來會消失。所以,我們對處于底部的消費股比較樂觀,它們存在困境反轉的機會。從選擇方向來看,啤酒、必選消費品或部分優質白酒公司,都可以逢低布局?!?/p>